乒乓球是国球,我的热爱!77岁上海奶奶冲击第三届全运会,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再见沃霞芬,77岁的她依然风姿卓越,个头虽小,却在乒乓球场上散发着无限活力。3月15日,“我要上全运”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在上海市体育宫拉开帷幕,沃霞芬参加了女子70岁及以上组别的选拔,志向是争取参加自己的第三届全运会。
作为中国乒乓球的发源地之一,上海始终秉持着“国球精神”,积极推动群众体育发展,营造出“人人爱乒乓、人人会乒乓”的热烈氛围。本次选拔赛以“全民参与、全民共享”为宗旨,向全市开放,共吸引了335名乒乓球爱好者参与,涵盖五个年龄组,既是竞争的场地,也是自我成就的舞台。
在2017年的天津全运会上,69岁的沃霞芬是上海队中年纪最大的成员。她从小热爱乒乓球,却从未想过能踏上全运会的赛场。在三四名决赛中,她的对手最后一个回球出界,沃霞芬高举左手向观众致意的瞬间令人难以忘怀。获得全运会铜牌成了她人生中的高光时刻,现场观众为她加油,更有许多人要求与她合影,她因此成为上海群众体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据了解,在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上,73岁的沃霞芬重新获得参赛机会,满心欢喜地表示:“我真没想到,连做梦都在笑。”尽管面临年龄带来的体能下降与伤病困扰,她依然坚持在比赛中拼搏,经过封闭治疗后,登上赛场获得金牌,成为对她努力与付出的最佳回报。她深情表示:“乒乓球是国球,更是我的挚爱!它带给我健康与快乐,每当打球时,我就是开心的。”
而每个星期三,乒乓球依然是沃霞芬生活的重心。她与十多位球友相约打球,彼此乐在其中。谈及全运会目标,她说:“重在参与,尽力就好。我做事很认真,如果还有机会站上全运会的赛场,我必定全力以赴为上海争光。”
在周末的上海市体育宫,气氛热烈,既有老面孔,也有新朋友。50-59岁组别的选手张丽是首次参赛,一脸期待地表示:“我住在普陀,这里算我主场,希望也能为上海争光。”张丽回顾自己的20年乒乓球生涯,从只会推挡到如今的水平提升,感受到了竞技的乐趣与成就感。
不同于其他业余赛事,“我要上全运”选拔赛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为优秀选手提供代表上海参加四年一届全运会的机会,这无疑是一种荣耀。市乒协对选拔程序和标准投入大量精力,力求专业与规范,以全面评估每位参赛选手。选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为期两天的选拔赛,第二阶段为专家评审。
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王励勤介绍:“我们邀请了业界经验丰富的专家与教练组成评审团。他们将依据选手在赛中的表现,深入考量,最终确定代表上海的运动员名单。整个选拔过程遵循公开、公平的原则,确保每位选手在平等环境中竞争,让真正有实力的选手脱颖而出。”
为更好备战全运会,市乒协通过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完善参赛队伍的保障工作。王励勤提到:“从比赛器材的配置到食宿安排,甚至到医务保障,我们都进行了细致规划,尤其重视医务保障,以便在运动员身体不适或受伤时提供及时支持,确保他们安心参赛。”
乒乓球不仅是运动,更是连接人心的桥梁。正如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所倡导的:每一次挥拍都是一次人生的拼搏,期待更多热爱乒乓球的人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彩。